Monday, 11 July 2011

为波比祈祷 (Prayers for Bobby)

好久没有一部电影可以让我哭得稀里哗啦的,哭得我连鼻涕都不止.这是一个真人真事的电影. 故事发生在70年代, 一个很多事情都还不是很稳定的时代. 尤其是对于这个故事的主人翁-波比来说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故事叙说着一个来自典型美式家庭的青年,他是一个同性恋者. 由于家庭是基督教的关系,他饱受着精神的压力. 尤其是来自他母亲的压力. 波比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, 圣经上所写的,所记载的,她都毫无质疑过. 就这样把圣经上的一切放在自己儿子的身上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两个男人交媾是罪恶,会被打入地狱的. 这是圣经上所记载的, 波比的母亲就拿圣经上的一切来劝告波比, 希望能够治好. 同性恋是一种疾病的想法从以前就一直延续下来. 当如果要真正去分析的时候,那同性恋有应该归类成什么疾病呢?
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故事到了中间, 有一次波比认真地和他母亲摊牌. 他说了一句, 接受我,要不就忘了我. 这句话一出, 他的母亲回了一句刺中波比脆弱的心的话. “我没有同性恋的孩子”, 这一句话是多少同性恋小孩最害怕听到的. 此时波比的心情,就连不是同性恋的我们都应该了解. 这一句等同是要断绝亲子关系的话,你我都无法接受吧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这件事情后,波比搬到了城市. 城市的生活并无法让他的心平服,反而越来越严重. 那个年代并还没有所谓的同性恋辅导专线. 他能诉苦的对象也有限,结果因为压力的压迫, 他自杀了. 结束了他20年的生命,一个才20岁的青年,他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,就这样的断送了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他的自杀对于他的家人来说是恶梦. 他的母亲一直在责备自己. 有一天他母亲从他的遗物中找到了他的日记,随着日记里的点点滴滴,他慢慢的了解他的孩子,也慢慢了解到她施与给他的压力是多么过分. 在日记里她找到了一个教堂的传单,这是一个社区教堂. 为了知道更多,她去了教堂,遇见了神父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那个教堂的神父对于圣经有他自己解释的一套,让她觉得很不舒服. 但是她还是慢慢的去理解了. 并不是要去质疑圣经,只是如果什么事都准从圣经,那世上的罪人很多. 神父让她接触了一个同是有个同性恋孩子的母亲,从那里他又接触了很多和她一样的父母. 在这之后,她心里清楚了解,如果当初他不执意的抗拒她孩子,慢慢的去了解他.那现在的情况将会不同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之后她开始为了人权运动而活动,不只是她一个,他们全家人都一起参与了. 她有一句经典的话, 当你们再说阿门的时候,请记得你们的孩子正在听着.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同性恋的小孩会觉得自己不再纯洁,不配获得上帝的爱,当父母请千万千万要注意到自己的孩子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从她孩子自杀那一幕开始,我的眼泪就不停的流. 如果你有时间去看这部电影,你会发现波比母亲那种心痛是你能感受得到的

(第一次写电影感想,写到不怎么好,请多多指教^^)

No comments: